close

  □潘真
  近30歲的loser刷著屏,看見微電影里和自己年齡相仿的男主被女生喊“大叔”,開心得叫起來:“啊呀,我也快到被喊大叔的年齡了!”
  “大叔?好像不是隨便可以喊的吧?”我看看他,“你年齡倒是夠了,可是心智成熟了嗎?小有成績了嗎?能給人安全感嗎?大叔,可是褒義詞呀!”
  旁邊一位接下去說:“大媽呢?也不是隨便可以喊的吧?”
  這真是一個衍生詞輩出的時代。敢情,大叔、大媽都已不只是詞典上的意思啦?
  即興討論開去,在場的朋友達成共識:大叔是褒義詞,大媽是貶義詞。一北方哥們兒想了想,道:“大媽,比咱平時說的‘事兒媽’還不堪,整個一惹是生非的主。”更有進一步的觀點:凡是不琢磨事、專琢磨人,活拿不出手而專擅搬弄是非的,無論男女,都是大媽!
  有位深受辦公室政治困擾的朋友提示,每個單位都會出產一些大叔、大媽的,“不信你回辦公室,褒義貶義一說,大伙兒就會迅速統計出具體數據來。”
  那麼,為啥有的單位大媽多、大叔少呢?這個……你懂的。烏煙瘴氣的地方,必定盛產大媽,大媽會越來越多,大媽越多就越來事,此地就越烏煙瘴氣——惡性循環。長期身陷污濁的環境,質地上佳的大叔,抵得住邪氣侵襲,還是大叔;不那麼硬朗的大叔呢,則可能降格為非大叔,甚或淪為大媽。
  除了環境導致的退化、變異,大叔稀缺還有一大原因——
  偶爾聽見有記者在做拯救上海話的訪談。被採訪者抱怨,年輕一代的上海人連最基本的上海話“我”都不會說了,只會發出類似於“吾”的音。我插問,果真都是不會說麽?據我日常觀察,有些蹉跎歲月的70後、80後上海人,眼看著90後都出道了,唯恐自己老了還沒入局就要出局,只好拼命裝嫩,手段之一即是突然說不來“我”而只會“吾”了。
  “吾吾吾”地蹉跎著,你顯得不是年輕,而是幼稚啊!幼稚,乃大叔之大忌也——心智不成長、生命沒進步,想晉級大叔?沒門!
  在一味追捧年輕而不贊許成熟的社會裡,大叔只會越來越稀缺。
  物以稀為貴,大叔於是行情看漲。必須的!
  (原標題:大叔褒義大媽貶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wufeiwtorf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